原标题:淡季哭穷,旺季毁约狠涨,中国住宿业需要点诚信
本来价格涨跌无关道德,是一种市场行为,只是市场允许,法律允许,也无关其他。但涨跌无底线,无故毁约涨价,则暴露了这个行业的本来初心。酒店业本是长期主义的微利行业,靠的就是口碑与服务,但在目前依旧是投机心理,你的生意不长久。
五一火爆预定的背后
无可争议的是,这个五一会很火爆,因为这个疫情结束之后的第一个小长假,从目前各大平台的预定现状来看,涨幅惊人。航班管家数据显示,自3月以来五一假期国内航线经济舱平均票价大幅攀升,对比2019年提升了58.1%。
携程发布《2023年“五一”假期旅游预测报告》显示,距离假期不到10天,携程平台的“五一”国内酒店、景区门票、机票订单量均反超2019年水平。
根据携程旅行数据,截至4月20日,五一假期民宿预订量环比4月平日(截至3月21日预订3月30-4月3日)增长1070%,订单均价环比增长超三成。同比2022年同期(截至2022年4月21日预订2022年4月30日-5月4日),订单量增长了1080%。
这惊喜的数字背后,应该是酒店人或民宿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行情,来一场收获之行,以慰藉三年来受伤的心。但最近有各个媒体平台爆料,有一些酒店及民宿以“酒店装修”“受灾”“查封”等名义取消了一些消费者早前较低价格预订的客房。
4月9日,李小姐以两晚共669元的价格,订下北京一家酒店“五一”期间的房间。11日,酒店方告知李小姐房间需要装修,随后便取消了订单。但李小姐此后发现,她此前预订的同一时间段同一房型仍在网络上接受预订,只是涨价了。
深燃爆料:林莲和朋友们早早定了五一去武汉玩的计划,3月10号在某OTA平台(在线酒店、旅游、票务等预订系统平台的统称)上订了一套两室的民宿,4月28日入住,350元一晚。
预订的过程很顺利,但在4月15日,他们突然接到民宿老板的电话,对方表示:民宿所在的那栋楼,被查出“有人吸毒”,民宿因此被管控了,“而且他还说,他正在派出所里处理这个事”。
接到电话,林莲和朋友们有些懵,仔细一想,他们觉得这个理由“不太可信”。她告诉深燃,自己特地去网上看了,房源还在,只是价格涨到了1100元一晚。她假装为新顾客,询问还有房源吗,对方回答“有”。
狠涨还是微涨背后的道义之争
记得过年期间,西双版纳,三亚等地因为需求火爆,一些平日两三百的快捷酒店价格上千,遭受网友的吐槽。很难相信,疫情三年之后的第一轮割韭菜来的如此快。
三年疫情后,最惨的当属于旅游酒店业,动辄静态下,酒店民宿收益降入冰点。哭的最惨的不是这些酒旅从业人员,大多为酒店民宿的老板,确实在疫情下,还要承担高额房租、人力成本,压力很大。所以在一些疫情严重地区,政府及社会也采取了一些减免租金税负措施,酒店民宿也采取了裁员、降薪、轮休等方式降低支出。
但疫情结束后,抱着狠狠赚回来的心态,造成酒店民宿市场紊乱,价格高企,失去民心的做法也被人诟病。很多行业人讲,一些人不值得同情,因为没有引起情感共鸣。
酒旅行业,商家和消费者是共荣共赢的状态。旺季狠宰也就失去了商誉的基础,而淡季也不会赢得别人的同情。我们曾经在疫情期间发起减免租金的倡议书,获得多方赞誉,但我们想说,如果面对这样的经营者,无需减免任何费用。
所以在住宿业,如何看待旺季狠涨,淡季狠跌的现像。也为了避免出现非常离谱的宰客现像,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。涨跌本是市场行为,但在旺季一味狠涨,就失去了经营的本质。
早几日我拜访西安袁家村村长,当地就规定,任何时候,住宿产品涨跌只能控制在20%以内。以此来树立袁家村的品牌形象,从而获得长期发展。此举是极具有商业头脑的思维,是从长期经营角度思考。这样又获得了口碑,也就收获了回头客。
以诚为本,长期主义
未来,流量旅游逐步烟消云散,品质旅游成为主流。品质时代讲求的还是服务与性价比。如果还是抱着一锤子买卖那种赚一笔是一笔,这样行业不会发展,经营不会持久。
行业是需要重新规范,从连锁店开始,经营者与消费者是一个互利的整体,在旺季的时候尽量让利于消费者,淡季消费者也会反哺你。
当下的旅游现状是,大多数人还是仅能靠节假日出行,所以避开高峰又是一句空话。但其实我认为,度假不应该只是出门了一趟随众,而是应该有品质有休闲的状态,在整个拥挤的假期,无法收获一个愉悦的假期,还不如设计一些本地玩法,再寻求错峰出行。如此,既能愉悦自己,也避免自己成为韭菜中的一个。
而从商家角度讲,诚信经营是立足之本,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,投机取巧时代已经过去了,必须回归到经营的本质,靠服务和产品打动别人,好的产品再高的价格也有人买单,若就是靠人流溢出来赚取差价,则你迟早会关门大吉。
在此我们也呼吁,诚信经营,塑造住宿业良好风气,一半靠市场,一半靠信仰,做一个长期主义者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